合胞病毒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气溶胶传播、污染物间接传播等途径扩散。
1、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可降低风险。感染者应主动隔离至症状消失。
2、接触传播:病毒可存活于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达数小时。直接接触感染者或污染物品后触摸口鼻易感染。勤洗手、使用含酒精消毒剂擦拭高频接触物品能有效阻断传播链。
3、母婴传播:孕妇感染后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孕晚期感染者需进行病毒载量监测,必要时采取剖宫产。新生儿需隔离观察,避免与感染者同处密闭空间。
4、气溶胶传播: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中,病毒可形成气溶胶悬浮传播。医疗机构需配备负压病房,普通家庭应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
5、污染物传播:病毒可附着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上传播。感染者应单独使用生活用品,餐具煮沸消毒15分钟,衣物用60℃以上热水清洗。垃圾需密封处理并标注警示标识。
合胞病毒传染期通常持续7-10天,免疫缺陷患者排毒时间可能延长至3周。易感人群应保证每日摄入300g新鲜蔬果、50g优质蛋白,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居家护理时使用空气净化器,维持湿度40%-60%可减少病毒存活率。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