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蛋白尿可能由生理性妊娠反应、子宫压迫肾静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炎、妊娠期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体位、控制血压、药物治疗、血糖管理、定期产检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因素:妊娠中晚期子宫增大会压迫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暂时性升高,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轻度蛋白尿。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压迫,每日蛋白尿定量不超过300mg时无需特殊处理,但需监测尿常规变化。
2、体位性蛋白尿:长时间站立或仰卧位可能引发体位性蛋白尿,与妊娠期血液重新分布有关。改变体位后蛋白尿可消失,建议避免久站久坐,每2小时变换体位,睡眠时用枕头垫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
3、妊娠高血压: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140/90mmHg伴蛋白尿≥300mg/24h需警惕子痫前期。可能与胎盘缺血、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典型表现为水肿、头痛、视物模糊。建议低盐饮食,口服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控制血压,重度病例需硫酸镁解痉。
4、肾脏疾病:孕前存在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可能在妊娠期加重,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伴血尿。与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有关,常见症状包括腰酸、泡沫尿。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避免使用ACEI类降压药。
5、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引发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糖引起的肾小球高滤过有关,多伴有多饮多尿症状。需严格监测血糖,通过胰岛素治疗将餐前血糖控制在≤5.3mmol/L,配合低GI饮食如燕麦、藜麦等。
孕妇出现蛋白尿需每日监测血压和尿量,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避免剧烈运动。妊娠期高血压引起的蛋白尿建议每日补充1-1.2g/kg蛋白质,血压稳定者可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所有病例均应每周复查尿常规,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2g或出现视力改变、持续头痛时需立即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