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可通过基础率设置、餐前大剂量注射、临时追加剂量、报警功能处理、日常维护等方式使用。胰岛素泵通常由血糖控制需求、胰岛素敏感性差异、生活方式调整等因素引起。
1、基础率设置:根据个体血糖波动规律,将24小时划分为不同时段设置基础胰岛素输注速率。清晨时段常需较高基础率对抗黎明现象,夜间可适当降低防止低血糖。基础率约占全天胰岛素用量的40%-50%,需通过动态血糖监测数据定期调整。
2、餐前大剂量:进食前通过泵体快速输注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剂量计算需考虑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当前血糖值及胰岛素敏感系数。高GI食物需提前15分钟注射,混合餐可选用方波或双波输注模式覆盖延后吸收的脂肪蛋白质。
3、临时追加量:出现高血糖时通过校正剂量功能补充胰岛素。每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值需根据个体胰岛素敏感系数设定,建议每次追加后2小时复测血糖。运动前可启用临时基础率降低功能预防运动性低血糖。
4、报警处理:导管阻塞报警需立即检查管路扭曲或气泡,电池耗尽需及时更换。输注异常报警可能提示储药器排空或马达故障,需暂停使用并启用备用注射笔。定期校准血糖仪可避免传感器误差导致的误报警。
5、设备维护:每3天更换输注部位防止脂肪增生,新部位需距离旧部位3厘米以上。储药器内胰岛素超过7天需更换避免失效,夏季高温环境建议使用隔热包携带。每月进行泵体清洁消毒,避免液体渗入机身接口。
合理搭配低GI饮食与规律运动可优化胰岛素泵使用效果,游泳等水中运动需使用防水保护套。定期内分泌科随访调整参数,旅行时携带备用耗材与速效胰岛素笔应对突发情况。建立血糖监测记录有助于分析胰岛素剂量与饮食运动的匹配度,佩戴医疗警示标识便于紧急情况下获得正确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