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路感染可通过多饮水、热敷缓解、口服抗生素、调节阴道菌群、中药辅助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细菌上行感染、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激素水平变化、尿路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是最常见致病菌,可能与性生活频繁、擦拭方向错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轻症可选用磷霉素、呋喃妥因等抗生素,中重度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期间需暂停性生活。
2、免疫力低下:熬夜、压力大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尿道黏膜防御功能减弱。建议保证7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C和乳铁蛋白,避免过度劳累。反复感染者可接种Uro-Vaxom疫苗。
3、卫生管理:经期需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煮沸消毒。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性交后及时排尿。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洗液,推荐pH4弱酸性护理产品。
4、雌激素波动: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减少易发感染,表现为排尿灼痛伴阴道干涩。可局部使用雌三醇软膏,口服大豆异黄酮。绝经后患者建议定期做盆底肌训练。
5、尿路畸形:可能与膀胱膨出、尿道憩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残余尿感、反复感染等症状。需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严重者需行尿道成形术或膀胱颈悬吊术。
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咖啡因饮料。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食用蔓越莓制品抑制细菌黏附。出现血尿、发热需立即就医,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穿宽松裤装减少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