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摔断胳膊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骨折通常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骨骼发育异常、病理性骨折、外伤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闭合性骨折可通过专业医生手法复位恢复骨骼正常位置,操作需在麻醉下进行以减少疼痛。复位后需配合影像学检查确认对位情况,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儿童骨骼再生能力强,及时复位可降低畸形愈合风险。
2、石膏固定:复位后需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8周,保持骨折端稳定。选择透气性好的高分子石膏,定期检查肢体末梢血运。固定期间避免负重活动,每2周复查X光观察骨痂形成情况。
3、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伴随炎症反应需联合头孢克洛等抗生素预防感染。维生素D3配合钙剂能促进骨骼矿化,加速愈合进程。
4、康复训练:拆除固定后需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后期增加握力球、橡皮筋拉伸等主动训练。水中运动能减轻关节负荷,超声波治疗可软化粘连组织。
5、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或严重移位需行内固定术,儿童常用弹性髓内钉或克氏针固定。复杂骨折可能需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术后需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
骨折恢复期需保证每日500ml牛奶、50g瘦肉、200g深色蔬菜的钙质摄入,避免可乐等高磷饮料影响钙吸收。固定期间可进行未受伤肢体的抗阻训练,拆除固定后每周3次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肌力恢复。定期复查X光直至骨痂完全形成,发现石膏松动或肢体肿胀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