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可通过观察疼痛特点、活动受限程度、局部肿胀淤血、肌肉痉挛表现及触诊硬度变化进行初步判断。
1、疼痛特点:拉伤后疼痛呈锐痛或撕裂感,按压时加重,静止时减轻。运动时疼痛加剧是典型表现,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冰敷可缓解急性期疼痛。
2、活动受限: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伸时出现明显功能障碍。如腘绳肌拉伤会影响屈膝动作,轻度拉伤可通过静态拉伸逐步恢复活动范围。
3、肿胀淤血:肌肉纤维断裂会导致毛细血管出血,24小时内出现局部肿胀或皮下淤青。抬高患肢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有助于减轻肿胀。
4、肌肉痉挛:受损肌肉可能因保护性反应出现持续性收缩,触摸时有硬结感。热敷配合低强度按摩可缓解痉挛,但需排除骨折后再实施。
5、触诊变化:对比健侧肌肉,拉伤部位可能出现凹陷完全断裂或条索状硬结部分断裂。超声检查能准确分辨拉伤程度,Ⅲ度撕裂需手术缝合修复。
日常需避免受伤部位负重,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恢复期摄入富含蛋白质食物如鸡蛋、鱼肉,配合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剧痛或关节不稳,需排除韧带损伤或骨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