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状缺损通常表现为牙齿颈部硬组织缓慢消耗形成的楔形缺损,可能由横向刷牙磨损、酸性物质侵蚀、咬合应力集中、牙龈退缩、牙本质暴露等因素引起。
1、牙颈部缺损:缺损多呈V形或楔形,常见于前磨牙及尖牙唇颊侧。缺损表面光滑坚硬,可能伴随冷热敏感,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避免横向用力摩擦。
2、牙齿敏感: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导致冷热酸甜刺激敏感,脱敏牙膏含氟化亚锡或硝酸钾可封闭小管,咀嚼过硬食物可能加重缺损需避免。
3、牙龈退缩: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缺损边缘常与牙龈缘平齐。伴随刷牙出血需排查牙周病,使用牙线替代牙签减少局部刺激。
4、边缘染色:缺损区易沉积色素或菌斑,形成黑褐色边缘。定期喷砂洁治可清除外源性着色,邻面缺损需配合牙缝刷清洁。
5、咬合不适:重度缺损导致牙体折裂风险增高,咬合时可能出现短暂锐痛。缺损深度达髓腔时需根管治疗,浅层缺损可选用玻璃离子或复合树脂充填。
日常护理需控制柑橘类水果、碳酸饮料等酸性食物摄入频率,餐后漱口中和口腔酸性环境。选择含氟牙膏配合抗敏感漱口水增强牙体耐酸能力,每年一次口腔检查监测缺损进展。缺损较深伴随自发痛或夜间痛需及时进行牙髓活力测试,排除牙髓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