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感染B族链球菌GBS可能由泌尿生殖道定植、免疫力下降、产程中垂直传播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无症状携带、尿路感染、胎膜早破等症状。GBS筛查阳性孕妇可通过产前抗生素预防、分娩期静脉用药、新生儿监护等方式干预。
1、无症状携带:约10%-30%孕妇阴道或直肠携带GBS无自觉症状,但可能造成新生儿感染。妊娠35-37周需进行GBS筛查,阳性者分娩时需接受抗生素预防。日常需加强会阴清洁,避免频繁阴道冲洗破坏菌群平衡。
2、尿路刺激症状:GBS尿路感染可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尿液培养GBS菌落数≥10^5 CFU/ml需治疗。推荐口服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药物,治疗期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憋尿加重感染。
3、胎膜早破:GBS产生的蛋白酶可能削弱胎膜强度导致提前破水,伴发热或宫缩需警惕绒毛膜羊膜炎。破水超过18小时未分娩的新生儿感染风险增加7倍,需静脉注射青霉素G或氨苄西林预防感染。
4、产褥期感染:分娩后GBS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表现为恶露异味、持续腹痛伴38℃以上发热。治疗需静脉输注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同时进行宫腔分泌物培养指导精准用药。
5、新生儿感染:GBS垂直传播可导致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或脑膜炎,早发型多在出生72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嗜睡。高危产妇分娩时每4小时静脉注射青霉素500万单位,新生儿出现症状需立即转入NICU进行支持治疗。
孕妇应每日摄入300ml无糖酸奶维持阴道乳杆菌优势,孕晚期避免盆浴减少细菌上行风险。GBS阳性者待产期间需每4小时监测胎心,分娩后新生儿需观察至少48小时。哺乳期发生乳腺炎需排除GBS感染,治疗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