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药的有效性可通过正确服用时间、药物类型选择、个体代谢差异、避孕失败原因分析、补救措施等方式评估。其效果通常由服药时间、药物成分、体重指数、药物相互作用、排卵周期等因素影响。
1、服药时间:紧急避孕药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左炔诺孕酮类药物的有效率可达85%。超过72小时效果显著下降,需考虑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等补救措施。不同时间段服药对抑制排卵的效果存在梯度差异。
2、药物类型:单孕激素类如毓婷通过延迟排卵发挥作用,乌利司他醋酸酯如ella可阻断孕激素受体。前者需在72小时内服用,后者可将窗口期延长至120小时,但需处方且存在更多药物禁忌。
3、代谢因素:体重指数超过25可能降低左炔诺孕酮效果,超过30建议选择乌利司他醋酸酯。同时服用利福平、圣约翰草等肝酶诱导剂会加速药物代谢,癫痫患者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4、失败原因:服药后发生呕吐需补服剂量,腹泻超过4小时同样影响吸收。若服药时已处于排卵期,药物无法中断已完成排卵的受孕过程,此时妊娠率可达15-20%。
5、效果确认:服药后3周未出现撤退性出血需进行妊娠检测。即使出现出血仍建议检测,因部分案例会发生生化妊娠。后续需跟踪月经周期变化,异常出血超过7天需就医。
紧急避孕药不能替代常规避孕,一年使用不宜超过3次。服药后应补充维生素B族及铁剂,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不适。选择豆浆、燕麦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有助于激素平衡,杏仁、深海鱼含有的欧米伽3可缓解药物引起的情绪波动。建立月经周期记录习惯,出现严重头痛或视力变化需立即就医排查血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