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可能由维生素缺乏、真菌感染、细菌感染、机械刺激、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营养、抗感染治疗、局部护理、增强免疫、避免刺激等方式改善。
1、营养缺乏:维生素B2或铁元素摄入不足会导致口角黏膜修复能力下降。日常需增加动物肝脏、蛋黄、菠菜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合维生素片。
2、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口角潮红伴白色伪膜,需使用制霉菌素软膏局部涂抹,同时控制血糖水平。
3、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因舔唇习惯导致。典型症状为口角糜烂结黄痂,建议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保持患处干燥清洁。
4、机械刺激:义齿不合适或长期咬合创伤会反复摩擦口角。需调整不良修复体,避免用牙撕咬硬物,夜间可涂抹凡士林保护黏膜。
5、免疫低下:化疗患者或HIV感染者易出现顽固性口角炎。需治疗基础疾病,适当补充蛋白质和锌元素增强抵抗力,必要时采用免疫调节治疗。
预防口角炎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新鲜果蔬。冬季注意唇部保湿,避免频繁舔唇。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佩戴义齿者应每年复查咬合情况。出现持续两周不愈的裂口或化脓症状时,需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排除特异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