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呻吟样呼吸、鼻翼扇动、发绀、胸骨凹陷等症状,通常与早产、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宫内窘迫、糖尿病母亲妊娠、剖宫产等因素有关。
患儿呼吸频率显著增快,每分钟可达60次以上,呼吸浅表且费力。这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肺泡萎陷,肺顺应性下降,机体代偿性加快呼吸频率以维持氧合。需立即给予氧疗,严重者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气时出现特征性呻吟声,系声门部分关闭以增加气道压力,防止肺泡塌陷的代偿表现。该症状提示存在中重度肺通气障碍,需监测血气分析,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吸气时鼻翼随呼吸运动明显扩张,反映呼吸辅助肌参与代偿。常见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儿,需通过经皮血氧监测评估缺氧程度,结合胸片显示毛玻璃样改变可确诊。
口周及肢端出现青紫色,提示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0mmHg。可能与肺内右向左分流有关,需紧急处理。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发生率高达50%,需在产房预防性使用固尔苏、珂立苏等肺表面活性制剂。
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呈"三凹征"。表明存在严重通气功能障碍,需机械通气支持。该症状多出现在生后6小时内,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发育不成熟直接相关。
患儿需维持中性温度环境,严格计算每日液体入量,喂养首选母乳强化剂。监测血糖、电解质及胆红素水平,预防感染。恢复期可进行抚触护理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定期随访肺功能。母亲妊娠期间应规范产检,对早产高风险孕妇建议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