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复查时间通常在术后7-14天,具体需根据流产方式、个体恢复情况及医生建议调整。复查内容包括超声检查、HCG水平监测、妇科检查等,旨在评估宫腔残留、感染风险及内分泌恢复状态。
1、药物流产后复查:药物流产需在用药后7-10天复查超声,确认妊娠组织完全排出。若存在宫腔残留但无活动性出血,可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促进排出;伴有持续出血或感染症状需行清宫术。
2、手术流产后复查:人工流产术后建议10-14天复查,重点观察子宫内膜修复情况。术后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异常分泌物需提前就诊,可能与宫颈粘连、子宫内膜炎有关。
3、异常症状监测:流产后阴道出血超过14天或血量突然增多,提示可能存在胎盘息肉、绒毛残留。复查时需结合阴道超声与血HCG动态监测,残留组织大于1cm需考虑宫腔镜电切术。
4、内分泌功能评估:自然流产后月经未在6周内恢复,需检查FSH、LH等性激素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伴随孕酮不足,需补充黄体酮胶囊调节周期。
5、心理状态随访:30%流产后女性会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复查时应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筛查。心理干预联合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可改善情绪障碍。
流产后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鱼类、瘦肉和铁元素动物肝脏、菠菜摄入,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每日监测体温;恢复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但需避免卷腹等腹部加压动作。若复查后仍有异常,建议转诊至生殖内分泌专科进一步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