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饮用温热水、服用止咳药物、雾化治疗、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咳嗽通常由呼吸道刺激、过敏反应、感染因素、胃食管反流、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环境调节:干燥空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睡前用生理盐水雾化可湿润气道。
2、液体摄入:温热的蜂蜜水、梨汤能缓解咽喉部干燥瘙痒感,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2升。研究显示蜂蜜的抗氧化成分可抑制夜间咳嗽频率,但1岁以下婴儿禁用。
3、药物干预:右美沙芬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起效,苯丙哌林可阻断肺迷走神经反射,复方甘草合剂含阿片酊镇咳。需注意痰多者慎用中枢性镇咳药。
4、雾化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可减轻气道炎症,异丙托溴铵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对于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每日2-3次雾化能快速改善气道通气。
5、病因治疗:细菌性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胃酸反流患者应服用奥美拉唑。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需排查肺结核、肺癌等疾病,慢性咳嗽患者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查。
咳嗽期间需避免辛辣食物,选择百合粥、白萝卜汤等润肺膳食。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睡眠时垫高枕头可减少胃酸反流。若出现咯血、呼吸困难或持续发热,应立即进行胸部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