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里的硬疙瘩可通过局部热敷、药物涂抹、穿刺引流、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等方式处理。该症状通常由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毛囊炎、瘢痕增生、脂肪瘤等原因引起。
1、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导致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可能与清洁不足、油脂分泌旺盛有关,通常表现为无痛性圆形肿物。每日用40℃温水热敷10分钟促进吸收,囊肿直径小于1cm时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表皮样囊肿:胚胎期上皮细胞异常植入形成,可能与外伤或发育异常有关,特征为质地坚硬的皮下结节。采用鱼石脂软膏局部涂抹促进炎症消退,囊肿持续增大需考虑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治疗。
3、毛囊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发炎症反应,常见于频繁掏耳或佩戴耳饰后,伴随红肿热痛症状。每日用碘伏消毒后涂抹夫西地酸乳膏,避免挤压刺激病灶。
4、瘢痕增生:创伤修复过程中胶原过度沉积形成,常见于穿耳洞后,表现为质地坚硬的隆起斑块。早期注射曲安奈德抑制纤维增生,顽固性瘢痕可采用冷冻治疗联合压力疗法。
5、脂肪瘤:成熟脂肪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可能与遗传或代谢异常有关,触诊有分叶感且活动度佳。直径超过2cm的瘤体需手术切除,微创治疗可选用射频消融术。
日常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佩戴过紧耳饰,饮食减少高糖高脂摄入,每周用生理盐水清洗耳周皮肤。出现持续增大、破溃渗液或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超声检查可明确肿块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