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急性肠梗阻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25-04-08 15:37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急性肠梗阻可通过胃肠减压、液体复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急性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粪石堵塞等原因引起。

1、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或肠梗阻导管引流胃肠道内容物,降低肠腔内压力。胃肠减压能缓解腹胀、呕吐症状,减少肠壁水肿。操作时需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警惕血性液体或肠坏死征象。

2、液体复苏:

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是基础治疗。根据血气分析和尿量调整补液方案,常用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补充细胞外液。严重脱水者需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维持尿量>0.5ml/kg/h。

3、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控制感染,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减少消化液分泌。解痉剂山莨菪碱可缓解肠痉挛,但机械性梗阻禁用促动力药。

4、手术治疗:

出现腹膜炎或绞窄征象需急诊手术。粘连松解术适用于单纯性粘连,肠切除吻合术处理坏死肠段。恶性肿瘤致梗阻可行姑息性造瘘,术前需评估患者营养状态。

5、营养支持:

禁食期间给予全肠外营养,提供25-30kcal/kg/d热量。梗阻解除后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优先选择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长期梗阻患者需补充维生素B12及铁剂。

术后早期鼓励床上踝泵运动预防血栓,恢复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饮食遵循从流质、半流质到软食的渐进原则,避免高纤维及产气食物。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肠管通畅度,肿瘤患者需监测肿瘤标志物。

上一篇:斜视手术后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下一篇:清开灵治疗鼻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