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避孕药是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组成的复方制剂,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及宫颈黏液性状实现避孕效果。
短效避孕药含炔雌醇与孕激素成分,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轴,减少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分泌,阻止优势卵泡发育。药物中的孕激素成分使子宫内膜变薄,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孕激素促使宫颈黏液变稠,形成物理屏障阻碍精子穿透。这种变化在服药后12小时内即可发生,持续至停药周期结束。黏液性状改变同时降低精子获能概率。
常见21+7或24+4给药模式,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漏服12小时内需补服,超过12小时需启动备用避孕措施。典型药物包括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健康育龄女性均可使用,尤其适合需要可逆避孕措施者。对痛经、经量过多、痤疮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哺乳期女性需选择纯孕激素制剂。
用药初期可能出现恶心、乳房胀痛等类早孕反应。严重高血压、血栓病史、乳腺癌患者禁用。服药期间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肝功能,避免与利福平等肝酶诱导剂联用。
使用短效避孕药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避免高盐饮食诱发水钠潴留。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维持代谢平衡,服药期间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剧烈头痛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