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内镜检查、鼻分泌物涂片检查、过敏原激发试验等方式诊断。
皮肤点刺试验是筛查吸入性过敏原的常用方法。将微量过敏原提取液刺入前臂皮肤,15分钟后观察风团反应。该方法灵敏度达85%以上,可同时检测尘螨、花粉、霉菌等20余种常见过敏原。检查前需停用抗组胺药3天,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抽血定量分析过敏原抗体水平。适用于皮肤试验禁忌者,如严重湿疹患者。可检测食物类、吸入类等600余种过敏原,结果不受药物影响。但成本较高,出报告需3-5个工作日。
通过柔性内窥镜观察鼻腔黏膜状态。典型表现为下鼻甲苍白水肿,表面水样分泌物附着。可鉴别鼻息肉、鼻窦炎等合并症,检查时可能进行鼻黏膜激发试验辅助诊断。
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嗜酸粒细胞常>5%,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升高。该方法快速简便,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过敏原激发试验将可疑过敏原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观察喷嚏、流涕等速发反应。主要用于科研或特殊职业评估,需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存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风险。
日常建议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环境因素,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地毯等尘螨滋生源。坚持鼻腔冲洗可减少过敏原沉积,游泳等增强体质运动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确诊后应规范使用鼻用激素或抗组胺药,合并哮喘需肺功能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