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病情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可分为轻度与重度两类,具体表现与处理方式需根据血压水平、器官损伤程度等指标综合评估。
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收缩压通常在140-159mmHg或舒张压90-109mmHg,重度则达到160/110mmHg以上。血压升高幅度直接影响胎盘血流灌注,重度患者可能伴随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等靶器官损伤症状。监测需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评估昼夜波动规律。
尿蛋白定量是重要分级标准,轻度患者24小时尿蛋白在0.3-2g之间,重度超过2g或试纸检测达3+。大量蛋白丢失会导致低蛋白血症,引发全身水肿与血液浓缩。需通过尿蛋白肌酐比值提高检测敏感性。
重度患者常出现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肾功能异常等多器官功能障碍。转氨酶超过正常值2倍或血小板<100×10⁹/L提示病情进展。这些病理改变与血管内皮损伤及微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病情程度直接关联胎儿预后,重度病例易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或胎心异常。超声监测脐动脉血流频谱出现舒张期缺失或反向提示胎盘功能严重受损,需紧急终止妊娠。
轻度病例可采用门诊随访与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重度需住院进行硫酸镁解痉治疗。当出现HELLP综合征或子痫发作时,需在控制血压后24-48小时内完成分娩,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胎肺成熟。
子痫前期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g,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补充流失的蛋白质。卧床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胎盘血流,每日监测体重变化与尿量。有氧运动如散步需在血压稳定前提下进行,避免剧烈活动诱发血管痉挛。出现持续头痛、上腹疼痛或胎动减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