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不建议自行挤破,可能引发感染或加重症状。正确处理方式包括保持干燥、外用药物、避免刺激、冷敷缓解、及时就医。
汗疱疹多发于手足多汗部位,皮肤长期潮湿易滋生细菌。日常需穿透气鞋袜,洗手后及时擦干,使用吸汗粉减少局部湿度。潮湿环境会延长疱疹愈合时间,增加继发感染风险。
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炉甘石洗剂或他克莫司软膏可缓解瘙痒。激素类药膏需短期使用,非激素类适合长期护理。药物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疱疹干涸脱落。
接触洗涤剂、化学溶剂会加重皮肤屏障损伤。家务时佩戴手套,减少肥皂使用频率。搔抓或摩擦可能导致疱疹破溃,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入侵机会。
急性期用冷藏毛巾敷患处10分钟,每日重复3-4次。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灼热感,但需避免冻伤。冷敷后立即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干裂。
疱疹面积扩大伴脓液渗出需皮肤科处理。可能与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瘙痒、簇集性水疱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口服氯雷他定或进行紫外线治疗。
饮食上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剧烈运动时过度出汗。若持续两周未愈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进行真菌镜检等实验室检查。夜间睡眠可抬高患肢促进淋巴回流,避免疱疹部位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