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孕妇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14 08:39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孕妇缺铁性贫血可通过均衡膳食、补充铁剂、定期监测、改善吸收、控制出血风险等方式预防。缺铁性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慢性失血、妊娠期生理变化等原因引起。

1、膳食调整:增加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如牛肉、动物肝脏、血制品,配合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促进吸收。植物性铁来源包括黑木耳、菠菜,需注意草酸干扰,建议焯水后食用。避免浓茶、咖啡与铁剂同服。

2、药物补充:临床常用多糖铁复合物、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口服制剂,在两餐间服用。重度贫血需在医生指导下注射右旋糖酐铁,同时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补铁疗程应持续至产后3个月。

3、产检监测:妊娠20周后每4-6周检测血红蛋白,目标值≥110g/L。出现乏力、苍白、心悸等症状时需加测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多次妊娠或既往贫血史孕妇应从孕12周开始筛查。

4、吸收优化:胃酸缺乏者建议配合维生素C制剂,钙剂应与铁剂间隔2小时服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根治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需调整补铁方案。餐后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影响铁吸收。

5、失血防控:积极治疗孕前月经过多,控制痔疮出血,预防性补充铁剂适用于双胎妊娠。分娩时合理控制会阴侧切指征,产后及时评估出血量,超过500ml需静脉补铁。

预防孕妇缺铁性贫血需贯穿孕前、孕期及产后全周期,建议孕前3个月开始储备铁元素,每日膳食铁摄入应达20mg。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有氧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站立预防下肢静脉淤血。哺乳期仍需维持高铁饮食,早产儿母亲需延长铁剂补充至产后6个月。

上一篇:多潘立酮片不可以和什么药合用 下一篇:脂溢性皮炎吃哪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