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宫腔积血指血液在子宫腔内异常积聚的现象,可能由子宫内膜损伤、激素水平紊乱、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妇科手术并发症等原因引起。

1、内膜损伤:

人工流产或刮宫术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血管暴露后持续渗血,血液无法经宫颈顺利排出。建议术后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促进子宫收缩,避免剧烈运动刺激创面。

2、激素失衡:

黄体功能不足导致孕酮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不全形成不规则出血。可通过口服地屈孕酮调节内分泌,配合豆浆、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饮食辅助改善。

3、子宫收缩异常:

产后子宫肌纤维收缩力减弱,血窦关闭延迟引发宫腔淤血。热敷下腹部刺激宫缩,按摩子宫底配合缩宫素鼻喷剂可加速积血排出。

4、凝血机制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友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月经期出血难以自行停止。需输注凝血因子Ⅷ或氨甲环酸止血,同时监测D-二聚体指标。

5、术后并发症:

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剖宫产缝合不严密时,创面血管渗血积聚宫腔。宫腔镜下电凝止血或二次缝合是有效处理方式,可能伴有发热、腹痛等感染症状。

日常可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食物预防贫血,经期避免游泳及盆浴。出现持续出血超过10天或单次出血量浸透卫生巾每小时1片以上时,需急诊超声排除胎盘残留或子宫穿孔。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术后6周内禁止同房及负重活动。

上一篇:血管钙化是指什么 下一篇:眼睛几度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