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可通过口腔清洁、抗生素治疗、龈下刮治、牙龈翻瓣术、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牙周炎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石刺激、内分泌变化、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口腔清洁:
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减少菌斑堆积。选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细菌繁殖,避免使用硬毛牙刷刺激牙龈。每餐后清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2、抗生素治疗:
甲硝唑、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等药物可控制急性感染。抗生素需配合机械清创使用,单独用药无法清除牙石。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需避免与酒精同服。
3、龈下刮治:
通过超声器械清除龈下牙石和病变牙骨质。治疗需分次进行,单次处理不超过四个象限。术后可能出现牙齿敏感,2周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
4、牙龈翻瓣术:
对于牙周袋深度超过5mm的病例,需手术翻开牙龈瓣直视下清创。术后使用塞治剂保护创面,6周内禁止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品。可能伴随暂时性牙齿松动现象。
5、定期复查:
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牙周探诊检查,监测菌斑控制情况。每年拍摄全口根尖片评估牙槽骨变化。复诊时需进行预防性洁治,维持期护理决定远期疗效。
建议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摄入,食用苹果、胡萝卜等需咀嚼的食物促进牙龈血液循环。避免吸烟及含糖饮料,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有氧运动改善全身免疫功能。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或牙齿移位需立即就诊,未规范治疗的牙周炎可能造成不可逆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