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白斑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色素减退、瘙痒、皲裂等症状,可能与局部刺激、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
1、色素减退:
外阴白斑最典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片,边界清晰或模糊。初期呈淡粉色或灰白色,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变为瓷白色,可单发或多发,常见于大阴唇内侧、小阴唇及阴蒂周围。色素脱失区域皮肤变薄,失去正常纹理,可能伴随毛发脱落。
2、顽固性瘙痒:
约90%患者出现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加重,温热环境或衣物摩擦时症状明显。瘙痒可能与局部神经末梢敏感性增高有关,搔抓后易出现抓痕、血痂,长期刺激可导致苔藓样变。部分患者瘙痒程度与皮损范围不成正比。
3、皮肤皲裂:
病变区域皮肤弹性下降,干燥脱屑,活动时易出现龟裂或裂口,尤其发生在会阴后联合处。皲裂深度可达真皮层,伴随疼痛及出血,继发感染时可见脓性分泌物。这种症状在绝经后妇女中更为常见。
4、萎缩性改变: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外阴结构改变,小阴唇萎缩变平甚至消失,阴蒂包皮粘连,阴道口狭窄。皮肤黏膜菲薄如羊皮纸,轻微摩擦即产生糜烂。可能与局部胶原纤维退化、表皮细胞更新异常有关。
5、伴随症状:
部分病例合并排尿灼痛、性交困难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病变区域偶见溃疡或湿疹样变,长期不愈的溃疡需警惕恶变可能。系统性症状如疲劳、关节痛可能提示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
日常需选择纯棉透气内衣,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清洁外阴。饮食建议增加维生素A、E及Omega-3脂肪酸摄入,如胡萝卜、坚果、深海鱼等。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摩擦患处。出现持续瘙痒或皮肤改变时应尽早就医,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