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器官脱垂可分为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穹窿脱垂及肠膨出五种主要类型。
膀胱或尿道向阴道前壁突出形成,多因分娩损伤盆底肌肉筋膜导致。轻度膨出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重度需手术修复如阴道前壁修补术。
直肠向阴道后壁膨隆,常伴随排便困难。病因包括长期便秘或产伤,治疗采用直肠悬吊术或经阴道后壁修补术,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分Ⅰ至Ⅳ度。与多胎妊娠、绝经后雌激素下降有关,中度以上需行子宫骶骨固定术或阴道封闭术。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顶端下移,可能合并小肠疝。需行骶棘韧带固定术,术后避免提重物及长期站立。
直肠子宫陷凹的小肠或乙状结肠疝入阴道,表现为下坠感。腹腔镜骶前固定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配合生物反馈训练。
日常护理需控制体重、避免慢性咳嗽和便秘,推荐游泳和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及维生素E,定期进行盆底肌功能评估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症状加重或影响生活质量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