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良性赘生物,可能由雌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炎症刺激、内分泌紊乱、医源性操作损伤、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1、雌激素失衡:长期无排卵或雌激素补充不当导致内膜持续受刺激,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减少豆制品摄入有助于激素平衡,必要时需药物干预。
2、炎症刺激:慢性子宫内膜炎或宫颈炎反复刺激内膜基底层细胞。每日温水坐浴、避免经期性生活可降低感染风险,严重者需抗生素治疗。
3、内分泌病变:多囊卵巢综合征或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常见黄体功能不足。监测基础体温、补充维生素E可改善卵巢功能,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4、医源性因素:频繁宫腔操作或节育器长期放置易造成内膜损伤。术后定期超声复查,推荐间隔6个月以上再受孕,降低息肉复发概率。
5、遗传倾向:携带PTEN基因突变者息肉恶变风险增高。建议每年进行宫腔镜检查,家族史阳性人群应完成BRCA基因检测。
日常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不孕症状应及时就医,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配合孕激素周期疗法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