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神经营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改善微循环药物等方式治疗。该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寒冷刺激、糖尿病、创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部肌肉瘫痪、味觉减退、耳后疼痛等症状。
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药物能减轻神经水肿。急性期建议早期足量使用,需监测血压血糖变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调整胰岛素用量。
2、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更昔洛韦适用于疱疹病毒感染者。发病72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需配合肝功能检查。出现皮疹需立即停药。
3、营养神经:维生素B1、甲钴胺、腺苷钴胺可促进髓鞘修复。肌肉注射比口服吸收更好,治疗周期通常持续1-3个月。配合局部热敷能增强疗效。
4、镇痛消炎: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缓解耳后疼痛。胃溃疡患者应选择肠溶剂型,避免与激素类药物联用。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曲马多。
5、改善循环:银杏叶提取物、前列地尔、丁苯酞增加神经血供。建议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
日常可食用富含B族维生素的糙米、瘦肉、鸡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配合面部肌肉按摩与康复训练,从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开始,每天3次每次10分钟。睡眠时佩戴眼罩预防角膜干燥,外出注意面部保暖。症状持续2周无改善需复查肌电图,排除颅内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