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的临床综合征,可能由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垂体病变、碘摄入过量、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自身免疫异常:Graves病是最常见病因,患者体内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刺激甲状腺持续分泌过量激素。典型症状包括心悸、手抖、体重下降,需检测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确诊。治疗以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为主,中重度患者考虑放射性碘治疗。
2、甲状腺结节: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于老年群体,自主功能性结节不受垂体调控持续分泌激素。颈部触诊可发现质地较硬肿块,核素扫描显示热结节。轻度患者采用甲巯咪唑控制症状,结节较大时需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3、垂体病变:垂体腺瘤分泌过量促甲状腺激素,引发中枢性甲亢。常伴有头痛、视野缺损等占位症状,MRI检查可见垂体异常信号。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配合奥曲肽抑制激素分泌。
4、碘摄入过量:短期内大量摄入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或使用胺碘酮等含碘药物,可诱发碘致甲亢。表现为一过性甲状腺毒症,限制碘摄入后多可自行缓解,严重时短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改善症状。
5、药物刺激:干扰素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药物可能引发甲状腺炎性甲亢。特征为甲状腺疼痛伴摄碘率降低,血沉增快。轻症观察等待甲状腺功能恢复,疼痛明显者使用泼尼松抗炎治疗。
甲亢患者需保持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每日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优先选择牛奶、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避免摄入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限制海产品摄入以防碘过量。规律进行瑜伽、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每月监测体重及静息心率,服药期间每周检查血常规,出现发热咽痛立即就医排查粒细胞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