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酸痛可通过热敷按摩、适度运动、调整作息、药物缓解、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运动过量、睡眠不足、电解质紊乱、纤维肌痛综合征、风湿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运动后乳酸堆积或肌肉劳损是常见诱因,局部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配合拇指打圈按摩酸痛部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避免直接按压脊椎或关节部位,每日重复2-3次可有效缓解肌筋膜紧张。
2、适度运动:长期保持固定姿势易引发肌肉僵硬,建议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水中浮力可减轻关节压力,猫式、婴儿式瑜伽动作能拉伸腰背肌群,单次运动时长控制在30-40分钟为宜。
3、调整作息:睡眠不足会导致疼痛阈值下降,保持22:00-6:00的黄金睡眠时段。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温度维持在20-22℃,选择乳胶或记忆棉材质寝具减轻翻身时的肌肉负担。
4、药物缓解: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适用于炎症性疼痛。纤维肌痛综合征可能与中枢敏化有关,普瑞巴林、度洛西汀等调节神经递质的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物理治疗:风湿性疾病引发的全身疼痛可采用超声波或红外线理疗。冲击波治疗能改善局部微循环,电磁场疗法适用于骨质疏松导致的弥漫性疼痛,疗程间隔至少48小时。
日常可增加镁元素摄入如南瓜子、黑巧克力,每周进行2次八段锦练习增强肌肉协调性。持续72小时未缓解或伴随发热、关节肿胀需排查感染性及免疫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