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与无色素痣可通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发展规律、治疗方法等方面区分。两者均表现为皮肤色素脱失,但本质差异显著。
1、临床表现:白癜风皮损呈乳白色,边界清晰且可进行性扩大,常伴毛发变白;无色素痣多为出生即有或幼年发病,边缘呈锯齿状,形态稳定。白癜风可泛发全身,无色素痣多局限单侧分布。
2、发病机制:白癜风与自身免疫攻击黑素细胞相关,可能合并甲状腺疾病等自身免疫病;无色素痣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黑素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导致,无系统性疾病关联。
3、病理特征:白癜风皮损处黑素细胞完全缺失,真皮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无色素痣保留少量黑素细胞,无炎症细胞浸润。Wood灯检查下白癜风呈亮蓝白色荧光,无色素痣仅微弱显色。
4、发展规律:白癜风具有进展性,可因外伤出现同形反应;无色素痣随身体等比例生长,终生大小相对固定。白癜风夏季易加重,无色素痣不受季节影响。
5、治疗方法:白癜风需综合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配合窄谱UVB光疗;无色素痣一般无需处理,影响美观时可尝试皮肤磨削或自体表皮移植。
日常需注意白癜风患者避免暴晒,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无色素痣无需特殊护理,但需定期观察形态变化。白癜风患者可适当补充含铜食物如坚果、贝壳类,无色素痣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即可。两者均建议每年进行皮肤专科随访,白癜风患者需额外监测自身免疫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