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婴儿指单卵双胞胎在胚胎发育早期未能完全分离,导致两个胎儿身体部分相连的先天性畸形。连接部位常见于胸部、腹部或头部,共享器官程度决定手术难度与预后。
1、胚胎学基础:受精卵分裂延迟是主要原因,通常发生在受精后13-15天。此时原始胚胎盘已开始形成特定器官原基,不完全分离会导致组织融合。羊膜腔压力异常或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分离过程。
2、连接类型分类:胸腹连体占28%,表现为共用心包或肝脏;脐部连体占18%,多共享肠道系统;颅部连体罕见但复杂,常伴随脑组织融合。骨盆连体者可能共生殖泌尿系统。
3、产前诊断方法:三维超声可于孕12周发现异常,MRI能清晰显示器官共享情况。母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联合无创DNA筛查可提高检出率,确诊需进行羊水染色体分析。
4、分娩管理方案:择期剖宫产是标准处理方式,需多学科团队制定预案。新生儿科、小儿外科医生需现场待命,准备体外膜肺等生命支持设备。延迟断脐有助于稳定循环系统。
5、手术评估要点:存活率取决于器官独立程度,约40%病例可实施分离手术。术前需进行血管造影、胆道造影等精密检查。分期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部分患儿需器官移植。
孕期保持均衡营养摄入有助于胎儿发育,建议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族。适度进行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定期产检监测胎儿生长指标,发现异常及时转诊至胎儿医学中心。产后心理支持对家庭至关重要,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