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口服药物、外用药物、足部矫形等方式缓解。该症状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滑囊炎、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休息制动:减少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避免穿硬底鞋。急性期建议使用足跟垫减轻压力,选择有缓冲功能的运动鞋。夜间可佩戴足踝支具保持足部中立位。
2、物理治疗:每日冰敷疼痛部位15分钟缓解炎症。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如台阶牵拉法、毛巾抓握练习。超声波治疗和冲击波治疗可促进组织修复。
3、口服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严重疼痛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骨质疏松患者需慎用地诺单抗。
4、外用药物:局部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中药制剂如伤湿止痛膏、麝香壮骨膏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辣椒素贴片可阻断疼痛信号传导。
5、足部矫形:定制生物力学鞋垫纠正足弓异常。跟骨骨刺患者使用硅胶足跟套分散压力。严重畸形需进行足弓支撑手术或跟骨钻孔减压术。
足部护理需结合饮食调节,增加钙质和胶原蛋白摄入,如牛奶、深海鱼、牛蹄筋。每日进行足底滚球按摩和踝关节绕环运动,避免体重超标加重足部负荷。持续疼痛超过两周或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排除应力性骨折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