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可通过孕前检查、内分泌调节、感染防控、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干预等方式预防。该问题通常与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不足、生殖道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焦虑抑郁等因素有关。
1、孕前检查:夫妻双方需完成染色体核型分析、TORCH筛查、甲状腺功能检测等基础项目。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者可选择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子宫畸形患者需通过宫腔镜手术矫正,如子宫纵隔切除术、宫腔粘连分离术。
2、内分泌调节:黄体功能不全者需监测孕酮水平,必要时使用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支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控制胰岛素抵抗,推荐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管理,维持BMI在18.5-23.9kg/m²范围。
3、感染防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需采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进行夫妻同治;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需完成14天抗生素疗程,常用方案为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日常避免盆浴、不洁性生活等感染风险行为。
4、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戒酒基础上,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200mg约2杯咖啡。避免接触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职业暴露者需调离化工岗位。规律进行快走、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
5、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焦虑状态,通过正念呼吸训练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建议参加备孕互助小组,配偶需共同参与心理疏导。严重抑郁症状需联合舍曲林、氟西汀等SSRI类药物干预。
备孕期间每日补充含800μg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增加三文鱼、核桃等ω-3脂肪酸摄入。睡眠时间保证7-9小时/天,维持室温18-22℃、湿度40%-60%的休息环境。建立基础体温曲线图监测排卵周期,同房频率保持在每周2-3次。出现阴道流血或腹痛症状时,立即卧床休息并就诊生殖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