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障碍、语言沟通困难及重复刻板行为。该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孕期感染、脑结构异常、代谢紊乱及环境刺激等多因素共同导致。
1、社交障碍:患儿常回避眼神接触,难以理解他人情绪,缺乏共享兴趣行为。早期干预可通过行为疗法如ABA训练,结合社交故事、角色扮演游戏逐步改善互动能力。
2、语言发育迟缓:约50%患儿存在语言功能受损,表现为词汇量少、回声式语言。言语治疗需配合图片交换系统、手势沟通等替代性交流方式,家庭需坚持每日对话练习。
3、刻板行为:重复摆弄物品、坚持固定路线等行为常见。结构化教育可缓解此类症状,采用视觉日程表明确活动流程,配合感觉统合训练调节感知觉异常。
4、感觉异常:多数患儿存在触觉过敏或听觉敏感。职业治疗师设计的感觉调节方案包括深压觉输入、摇摆器械使用,家庭可准备减压毯、降噪耳机等辅助工具。
5、共患病风险:约30%患儿伴随智力障碍,15%出现癫痫发作。需定期评估认知功能,脑电图监测异常放电,必要时使用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
日常护理需保证规律作息,饮食注意补充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B6,避免含人工添加剂食品。每周进行游泳、平衡木等感觉统合运动,家长应参加专业培训掌握行为管理技巧,建立稳定的家庭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