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可通过温水坐浴、饮食调整、局部用药、生活习惯改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痔疮通常由久坐久站、低纤维饮食、妊娠腹压增高、静脉曲张、慢性便秘等原因引起。
1、温水坐浴:每日2-3次温水坐浴可促进肛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疼痛。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持续10-15分钟。该方法对血栓性外痔效果显著,配合提肛运动能加速静脉回流。
2、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至每日25-30克,推荐食用燕麦、火龙果、奇亚籽等食物。每日饮水量需达1.5-2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长期保持该饮食模式可预防痔疮复发。
3、局部用药:外用药膏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普济痔疮栓等可减轻炎症。药物含局部麻醉成分时需遵医嘱使用,孕妇禁用含麝香成分制剂。用药期间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
4、习惯改善:避免如厕时久蹲超过5分钟,建议使用马桶凳保持35度角。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办公族可选用环形坐垫。规律排便习惯建立后,Ⅰ-Ⅱ度内痔多可在2-4周缓解。
5、手术治疗:胶圈套扎术适用于Ⅱ-Ⅲ度内痔,痔动脉结扎术适合高龄患者。术后需配合高锰酸钾坐浴,恢复期约2周。当出现持续出血、痔核脱出无法回纳时需及时就医。
痔疮自愈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Ⅰ度痔疮通常7-10天可自愈,Ⅱ度需2-3周,Ⅲ度以上建议医疗干预。康复期间应避免骑行、深蹲等增加腹压运动,选择游泳、快走等低冲击运动。保持每日30克膳食纤维摄入,养成晨起排便生物钟,使用湿厕纸替代干纸擦拭。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血量增大,需进行肛门指检排除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