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全口假牙适应期通常需要1-3个月,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加强口腔肌肉训练、使用固定辅助产品、心理调适、定期复诊等方式加速适应。不适感可能由假牙压迫黏膜、唾液分泌异常、舌体空间受限、咀嚼肌疲劳、心理排斥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初期选择软烂食物如豆腐、蒸蛋,避免黏性食品如年糕。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2周后尝试切碎的小块食物。温度以温热为宜,过冷过热易引发黏膜敏感。
2、肌肉训练:每日做空口咀嚼动作50次,增强颊肌力量。朗读报纸锻炼舌体灵活性,减少发音障碍。吹气球练习可改善口腔闭合功能,每次持续5分钟。
3、使用辅助剂:义齿稳固膏能缓解假牙松动问题,选择无锌配方更安全。硅胶衬垫可缓冲硬区压迫,需每3个月更换。夜间浸泡假牙时加入清洁片,减少细菌滋生引发的炎症。
4、心理适应:接纳2-4周的异物感过渡期,避免频繁摘戴。参加社交活动分散注意力,与佩戴者交流经验。出现恶心反射时采用深呼吸调节,通常2周内消退。
5、医疗干预:假牙压痛需及时调整基托边缘,避免溃疡形成。顽固性疼痛可能需重衬或重做咬模。伴随口干症状可使用人工唾液,持续发音障碍要检查假牙厚度。
适应期间每日佩戴时间应从4小时逐步延长,睡眠时取出假牙让黏膜休息。定期用软毛刷清洁假牙,避免用牙膏打磨。苹果、胡萝卜等硬质食物建议6个月后尝试,杏仁等坚果类需满1年再食用。游泳、唱歌等特殊活动建议佩戴专用固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