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调整饮食、静脉补液、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拉肚子脱水通常由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消化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轻度脱水首选口服补液盐溶液,每袋冲调250ml温水,分次饮用至尿色清亮。可选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配方或国内常见品牌,避免高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儿童需按体重计算补液量,每公斤50-100ml。
2、调整饮食:症状缓解后尝试BRAT饮食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逐步添加低脂酸奶、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乳制品、高纤维及辛辣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肠道负担。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并增加喂养频次。
3、静脉补液: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按脱水程度调整输液速度。老年患者及婴幼儿需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必要时检测血电解质。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输液总量。
4、药物治疗:细菌性腹泻可选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益生菌制剂。病毒性腹泻以对症为主,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滥用止泻药,严重腹痛需排除急腹症。慢性腹泻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5、预防并发症:观察尿量、眼窝凹陷等脱水体征,警惕低钾血症引起的肌无力。糖尿病患者注意监测血糖,肾功能不全者限制补钾量。旅行者腹泻可备阿奇霉素应急,持续血便需肠镜检查。
补液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过渡。恢复期适当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海产品需彻底加热。慢性腹泻患者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定期复查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