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口又痒又痛可能由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接触性皮炎、外阴营养不良、阴虱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真菌感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免疫力下降、滥用抗生素有关,表现为外阴灼痛、豆渣样白带。治疗需使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伴侣需同步治疗。
2、细菌失衡:细菌性阴道病由阴道菌群失调导致,伴随鱼腥味分泌物。可选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软膏恢复微生态平衡,避免过度冲洗破坏酸性环境。
3、过敏反应:接触劣质卫生巾、沐浴露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出现红肿刺痛。立即停用致敏产品,用温水清洁后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穿纯棉内裤减少摩擦。
4、皮肤病变:外阴硬化性苔藓等营养不良性疾病造成皮肤萎缩瘙痒。需采用丙酸睾酮软膏改善角化,配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促进皮肤修复。
5、寄生虫感染:阴虱通过性接触传播,叮咬后引发剧烈瘙痒。剔除阴毛后使用扑灭司林乳膏杀虫,床单衣物需高温消毒。
日常需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久坐潮湿环境。饮食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益生菌维持菌群平衡。出现持续瘙痒、溃疡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妇科就诊,排除HPV感染或肿瘤性病变。经期勤换卫生巾,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