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患者可通过控制频率、使用安全措施、避免刺激姿势、及时排尿、心理疏导等方式维持性生活。该疾病可能由细菌感染、久坐压迫、免疫力下降、尿液反流、心理压力等因素引起。
1、控制频率:急性期需暂停性活动,慢性期每周1-2次为宜。过度性兴奋会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加重尿频尿痛症状。建议通过非插入式亲密行为缓解需求,性交后需观察是否出现血精或会阴坠胀感。
2、安全措施:使用避孕套可降低细菌交叉感染风险。精液携带的病原体可能引发伴侣泌尿感染,戴套能阻断微生物传播。避免采用含杀精剂的避孕产品,这类化学物质可能刺激尿道黏膜。
3、姿势调整:选择对前列腺压迫较小的侧卧位或女上位。传统男上位会直接压迫患病腺体,可能诱发射精疼痛。性交过程中出现剧烈灼痛需立即停止,采用温水坐浴缓解不适。
4、排尿管理:性活动前后各排尿1次能冲洗尿道。残留精液可能逆流至前列腺小管,诱发化学性炎症。排尿时出现中断、分叉等异常需就医检查,可能提示存在尿道狭窄或结石。
5、心理干预:焦虑情绪会加重盆底肌痉挛。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对性功能的过度关注,伴侣配合减少责备指责。持续存在勃起障碍需排查是否合并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日常增加西红柿、南瓜子等含锌食物摄入,避免骑行等会阴受压运动。温水坐浴每日15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急性发作期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坦索罗辛、塞来昔布等药物。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随发热血尿需进行前列腺液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