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的使用需注意过敏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慎用、剂量控制及储存条件。
乌梅丸含乌梅、黄连等成分,对其中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红疹或呼吸困难,出现症状需立即停药就医。服用前建议查阅说明书成分表,既往有中药过敏史者应咨询医师。
乌梅丸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同服可能降低药效,与抗凝药华法林联用或增加出血风险。需间隔2小时服用西药,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需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与含鞣质的浓茶、柿子同食影响吸收。
孕妇禁用乌梅丸中活血成分,哺乳期妇女需评估风险。儿童脏器发育不成熟应减量使用,老年人代谢减慢需延长服药间隔。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药物蓄积中毒。
成人每日剂量不超过9克,分3次饭后服用。连续用药不超过2周,慢性病症需间隔3-5天再行第二疗程。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腹泻、胃痛等不适,症状持续需洗胃处理。
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温度不超过20℃避免霉变。拆封后需在1个月内用完,潮湿环境可放置食品干燥剂。发现丸剂变软、变色或有异味立即弃用。
服用乌梅丸期间建议搭配粳米粥、山药等健脾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可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促进气血运行。储存时注意防潮防虫,定期检查药品性状,合并基础疾病者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