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在医学上指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是一种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治疗血管狭窄的微创介入技术,主要应用于冠状动脉、外周动脉及肾动脉等病变。
PTA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血管狭窄处,加压扩张使斑块压缩、血管壁重构,必要时植入金属支架维持管腔通畅。该技术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实时引导,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如冠心病心绞痛、下肢间歇性跛行、肾血管性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联合血栓抽吸,糖尿病足患者需评估远端血流情况。
术前需进行凝血功能、造影剂过敏试验。术中局部麻醉后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置入鞘管完成造影,确定病变位置后依次进行球囊预扩、支架释放,术后需压迫止血6-8小时。
需持续心电监测24小时,观察穿刺点出血及足背动脉搏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2个月,常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再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可抑制内膜增生,生物可吸收支架避免金属残留。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技术提升手术精准度,机器人辅助系统正在临床试验阶段。
PTA术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步行30分钟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控制血压血糖在130/80mmHg和空腹7mmol/L以下。出现胸痛、肢体发凉需立即复查血管造影,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可考虑切割球囊或再次血运重建。长期吸烟者需接受尼古丁替代治疗,合并房颤者需评估抗凝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