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可能由肛门腺体感染、粪便刺激、免疫力下降、肛周皮肤病、肠道炎症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肛门疼痛、排便不适、肛门分泌物、局部红肿、肛周瘙痒等症状。
肛窦炎患者常出现肛门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排便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部或骶尾部,坐姿或行走时不适感明显。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急性期可能出现剧烈刺痛。
患者排便时有明显异物感或坠胀感,便后仍有便意。粪便通过发炎的肛窦区域会引发灼热感,部分患者出现排便困难。长期炎症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加重排便障碍。
炎症刺激导致肛腺分泌增多,可见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从肛门溢出。分泌物可能沾染内裤,伴有特殊异味。慢性炎症可能形成肛瘘,分泌物中混有血丝或坏死组织。
肛门口可见皮肤充血肿胀,触诊有硬结或压痛。急性期红肿范围可扩散至肛周2-3厘米,皮温升高。严重者可能形成肛周脓肿,表现为局部波动性肿块。
炎性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发瘙痒,夜间症状加重。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长期慢性炎症可致肛周皮肤增厚,出现苔藓样改变。
肛窦炎患者需保持肛门清洁,每日温水坐浴2-3次,每次15分钟。饮食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燕麦、火龙果、奇亚籽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适度进行提肛运动,每日3组每组15次。出现持续发热、肛门剧烈疼痛或大量脓血分泌物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