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急性外伤、慢性劳损、肌腱退化、肩峰形态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跌倒或提拉重物时肩部突然受力可能导致肩袖撕裂,表现为突发剧痛和抬臂困难。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用三角巾悬吊固定患肢2-3周,局部冰敷每次15分钟,每日3-4次。
长期重复过头动作如游泳、粉刷墙壁会引发肌腱反复微损伤,出现夜间钝痛和关节弹响。建议调整工作姿势,使用 ergonomic 工具,每日进行钟摆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50岁以上人群胶原蛋白流失加速肌腱脆性增加,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补充乳清蛋白、进行抗阻训练可增强肌腱强度,水中运动能减少关节负荷。
钩型肩峰患者易发生肩峰下撞击,通常伴随冈上肌钙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超声引导下注射得宝松缓解炎症,关节镜肩峰成形术能扩大肩峰下间隙。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延缓肌腱修复,表现为伤口愈合延迟和持续性酸胀。控制血糖在6-8mmol/L,口服甲钴胺营养神经,体外冲击波治疗促进组织再生。
恢复期建议采用三阶段康复方案:疼痛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使用弹力带进行肩胛稳定训练;增生期逐步加入主动活动度练习,如爬墙运动和滑轮训练;重塑期通过哑铃飞鸟增强肌力。饮食注意增加三文鱼、奇异果等抗炎食物摄入,避免高糖饮食影响胶原合成。每周3次30分钟的快走或游泳维持心肺功能,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侧手臂减轻压力。症状持续超过6周或出现肌肉萎缩需复查MRI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