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可能引发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肠梗阻、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术后需通过饮食调整、药物干预、定期复查等方式预防并发症。
胃切除后食物快速进入小肠,刺激肠道激素分泌过量,表现为餐后心悸、出汗、腹泻。早期倾倒综合征多发生于餐后30分钟内,可通过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饮食缓解。晚期倾倒综合征与反应性低血糖相关,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
胃容量减少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易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铁吸收障碍导致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需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补充琥珀酸亚铁、维生素B12注射液、肠内营养粉剂。
术后腹腔粘连可能引发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呕吐、排气停止。可能与术中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有关,通常伴随肠鸣音亢进、腹部膨隆。轻度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处理,严重者需行粘连松解术或肠造瘘术。
胃与肠管吻合处愈合不良导致消化液外漏,多发生于术后5-7天。与局部血供不足、缝合张力过大有关,表现为突发高热、腹膜刺激征。需立即禁食并留置引流管,严重者需行瘘口修补术或空肠营养管置入。
贲门切除后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夜间呛咳。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丧失有关,通常伴随 Barrett食管改变。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服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必利控制症状。
胃癌术后需长期遵循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分6-8餐进食,优先选择鱼肉、蛋羹、豆腐等易消化食物。术后3个月内避免卷腹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每月复查血常规及肿瘤标志物,每年完成胃镜及腹部CT检查。出现持续呕吐、体重骤降需及时就诊,警惕肿瘤复发或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