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甲减可通过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定期监测TSH水平、调整碘摄入、控制体重增长、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孕期甲减通常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碘缺乏、甲状腺手术史、药物影响、垂体或下丘脑病变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左甲状腺素是孕期甲减的首选药物,能安全通过胎盘为胎儿提供甲状腺激素。常用药物包括优甲乐、雷替斯、加衡等。用药期间需每4-6周复查促甲状腺激素TSH,理想控制范围为孕早期0.1-2.5mIU/L,孕中期0.2-3.0mIU/L,孕晚期0.3-3.0mIU/L。避免与铁剂、钙剂同时服用,需间隔4小时以上。
2、指标监测: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监测需涵盖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孕早期至少每月检测1次,中晚期可延长至6-8周。对于TPOAb阳性孕妇,即使TSH正常也需密切随访,这类人群流产和早产风险增加2-3倍。产后6周需复查甲状腺功能,约5%-10%患者可能出现产后甲状腺炎。
3、营养干预:
每日碘摄入量应达到220μg,可食用加碘盐、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同时保证足量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限制十字花科蔬菜生食,其中硫苷成分可能干扰甲状腺素合成。建议分餐制,每日5-6餐避免血糖波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减风险提高40%。
4、体重管理:
根据孕前BMI制定增重计划,正常体重者孕期增重11-16kg为宜。每周3-5次低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游泳、散步等,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体重增长过快诱发妊娠高血压,甲减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是正常孕妇的3倍。睡眠保持7-9小时,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加重甲状腺功能紊乱。
5、心理调节:
甲减孕妇抑郁筛查阳性率高达25%,需定期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可通过正念冥想、音乐疗法、孕妇互助小组等方式缓解焦虑。家庭成员应参与心理支持,避免指责性语言。严重情绪障碍可转介心理科,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孕期甲减管理需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包括产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团队。每日保证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补充含硒食物如巴西坚果增强免疫功能。分娩方式评估需结合胎儿甲状腺功能,严重甲减未控制者建议39周前终止妊娠。母乳喂养期间继续甲状腺素治疗,药物对婴儿无不良影响。产后42天需全面评估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水平,约30%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可能发展为永久性甲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