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浮肿可通过抬高患肢、限制钠盐摄入、穿戴弹力袜、适度运动、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下肢浮肿可能由静脉回流障碍、淋巴循环异常、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
1、抬高患肢:
平卧时将下肢垫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不动,每隔1小时活动踝关节做背屈运动。夜间睡眠时可使用枕头垫高小腿,有助于减轻晨间水肿程度。
2、限制钠盐:
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增加香蕉、菠菜等富钾食物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肾功能异常者需根据肌酐值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3、压力治疗:
选择二级压力20-30mmHg的医用弹力袜,晨起穿戴睡前脱下。淋巴水肿患者需配合专业按摩手法,从远端向近心端进行手法引流。避免穿着过紧裤袜或束腰衣物。
4、适度运动:
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5次。运动时穿戴运动专用压缩袜,运动后做下肢反向牵拉。静脉功能不全者应避免长时间跑步或跳跃运动。
5、药物干预:
螺内酯、呋塞米等利尿剂需监测电解质水平。地奥司明可改善静脉张力,七叶皂苷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心源性水肿需联用地高辛,肾性水肿需控制血压达标。
每日可进行38-40℃温水泡脚15分钟,水位不超过膝盖,结束后立即擦干并涂抹保湿霜。合并静脉曲张者禁用高温泡脚,糖尿病患者需测试水温。配合低盐饮食、快走运动、下肢按摩等综合护理措施,持续两周无改善需排查心肾功能。出现皮肤发红发热或单侧突发水肿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