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疼痛高峰通常出现在术后2-3天,可通过冷敷、口服止痛药、温水坐浴、调整排便姿势、保持伤口清洁等方式缓解。术后疼痛与局部组织水肿、神经末梢暴露、排便刺激等因素相关。
1、疼痛高峰:
术后48-72小时为疼痛最明显阶段,此时麻醉效果完全消退,手术创面出现炎性水肿,刺激周围神经末梢产生持续性胀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射性肛门括约肌痉挛,加剧疼痛感。
2、水肿处理:
术后24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肛周,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能有效减轻组织肿胀。72小时后改用40℃温水坐浴,每日2-3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水肿消退。
3、药物镇痛:
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曲马多等镇痛药物,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盐酸羟考酮。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可能引发出血的药物,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
4、排便管理:
术后首次排便常伴随剧烈疼痛,建议使用开塞露辅助软化粪便。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摄入火龙果、西梅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加重伤口刺激。
5、创面护理:
每次排便后使用医用生理盐水冲洗,外涂复方角菜酸酯乳膏保护创面。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久坐压迫伤口,侧卧姿势可减轻肛周压力。
术后恢复期需保持适量散步促进肠蠕动,避免骑自行车等挤压肛周的运动。饮食以清蒸鱼、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术后7-10天缝线溶解期可能再次出现轻微疼痛,属正常愈合过程。若出现持续发热、大量出血或剧烈疼痛不缓解,需立即返院复查排除感染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