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炎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刺激物接触、规范用药、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龟头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局部刺激、过敏反应、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清洁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洗龟头及包皮内侧,避免使用肥皂或沐浴露等碱性清洁剂。清洗后彻底擦干水分,保持局部干燥。包皮过长者需将包皮完全翻起清洗,防止污垢堆积。合并包茎者建议炎症控制后行包皮环切术。
2、避免刺激:
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减少衣物摩擦。暂停性生活至痊愈,避免交叉感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局部禁用含香精的洗剂或护肤品,防止化学刺激加重炎症。
3、药物规范:
细菌性龟头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红霉素软膏。真菌感染需使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过敏性龟头炎需口服氯雷他定联合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激素类药物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
4、疾病管理: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糖波动易诱发真菌感染。肥胖患者需减重改善局部潮湿环境。反复发作的龟头炎需排查梅毒、生殖器疱疹等性传播疾病,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
5、监测随访:
治疗3天后未缓解或出现溃疡、脓液需复诊。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愈后每半年检查包皮情况,包皮过长者建议择期手术,降低复发风险。
日常饮食建议增加酸奶、大蒜等富含益生菌和抗菌成分的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久坐和剧烈运动导致的局部闷热,可选择游泳、快走等透气性运动。合并糖尿病者需监测餐后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配偶或性伴侣出现异常分泌物时需共同治疗,治疗期间所有贴身衣物需沸水消毒并阳光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