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颈椎病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营养神经药物、活血化瘀中成药、局部外用药等方式治疗。颈椎病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椎间盘退变、颈椎不稳、骨质增生、神经压迫等因素引起。

1、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是缓解颈椎病疼痛和炎症的基础用药,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神经根水肿,适用于颈肩部钝痛或急性发作期。需注意胃肠道刺激风险,避免长期连续使用超过1周。

2、肌松药物:

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等中枢性肌松剂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针对长期低头导致的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持续性挛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建议短期配合物理治疗使用,可能出现嗜睡等副作用,驾驶前慎用。

3、神经营养剂:

甲钴胺、维生素B1、腺苷钴胺等促进神经修复药物适用于手部麻木等神经根症状。通过参与髓鞘合成修复受损神经,需连续服用2-3个月。可与微波理疗协同应用,妊娠期患者需调整剂量。

4、中成药制剂:

颈复康颗粒、根痛平片等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改善椎动脉供血。含川芎、丹参等成分,对头晕目眩型颈椎病效果显著。服药期间食生冷,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

5、局部外用药: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辣椒碱软膏等透皮制剂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通过皮肤吸收减少全身副作用,适合老年患者。使用前需清洁皮肤,出现瘙痒应停用。

药物治疗需配合颈椎牵引和麦肯基疗法,每日做颈部米字操锻炼,睡眠时选择波浪形记忆枕。饮食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深绿色蔬菜,避免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行走不稳时需及时进行颈椎MRI检查。

上一篇: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