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孕前状态的6-8周时间,是产后生理功能恢复的关键阶段。
1、时间范围:
产褥期通常持续6周,剖宫产可能延长至8周。这一时期以生殖系统变化最显著,子宫从分娩后约1000克逐渐缩小至非孕状态的50-60克,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再生修复形成新的功能层。恶露排出是观察子宫复旧的重要指标。
2、生理变化:
产妇会出现多系统适应性改变。循环系统血容量在产后72小时内增加15%-25%,随后通过利尿作用逐渐恢复;血液高凝状态可持续至产后2-4周。泌尿系统因孕期潴留的水分排出,产后24小时尿量可达2000-3000ml。消化系统胃肠张力约需2周恢复,易发生产后便秘。
3、乳腺功能:
产后2-3天出现生理性乳胀,垂体催乳素分泌增加促使乳汁分泌。初乳含丰富免疫球蛋白,7天后转为成熟乳。哺乳行为通过神经反射促进缩宫素释放,既利于乳汁排出又加速子宫收缩。
4、心理调适:
产后3-10天可能发生产后心绪不良,表现为情绪波动、易哭泣。约15%产妇会发展为产后抑郁症,与激素水平骤降、社会角色转换有关。家人应提供情感支持,避免言语刺激。
5、护理要点:
保持会阴清洁,顺产伤口每日用碘伏消毒2次。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湿度50%-60%。饮食遵循"精、杂、稀、软"原则,推荐鲫鱼豆腐汤、红豆粥、核桃黑芝麻糊等食疗方。产后康复操应从腹式呼吸开始,逐步增加凯格尔运动。
产褥期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质摄入量达80-100克,鸡蛋、瘦肉、深海鱼都是良好来源。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避免长时间卧床,产后6小时即可翻身,24小时后尝试下床活动。注意观察体温、恶露性状及子宫底高度,如出现发热、恶露异味或子宫压痛应及时就医。坚持母乳喂养每日8-12次,哺乳前后清洁乳头。保持每日7-8小时分段睡眠,与婴儿作息同步。产后42天需进行妇科检查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