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容易蛀牙可能由口腔清洁不足、高糖饮食、唾液分泌减少、牙釉质发育不良、龋齿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清洁不足:日常刷牙不彻底或未使用牙线,导致食物残渣滞留牙缝,为细菌繁殖提供条件。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两次,配合冲牙器清除邻面菌斑,每半年接受一次专业洁牙。
2、高糖摄入:频繁食用糖果、蛋糕等精制糖类,口腔内产酸菌分解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体。控制每日添加糖摄入低于25克,用木糖醇替代蔗糖,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缓冲。
3、唾液减少:长期服用抗组胺药或头颈部放疗导致唾液量下降,丧失冲刷牙齿和中和酸性环境的功能。可进行唾液腺按摩,食用酸味食物刺激分泌,必要时使用人工唾液喷雾缓解。
4、釉质缺陷: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或孕期缺钙,使牙齿表面保护层薄弱易受侵蚀。采用含氟牙膏增强釉质再矿化,避免冷热交替饮食,缺损严重时需进行树脂渗透或瓷贴面修复。
5、细菌感染: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致龋菌群过度增殖,形成生物膜持续破坏牙体组织。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群,配合益生菌制剂调节口腔微生态,深龋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
预防蛀牙需建立均衡饮食结构,增加乳制品、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磷的食物摄入,减少两餐间零食频率。每天使用含氟漱口水强化牙釉质,定期进行窝沟封闭和涂氟治疗。养成使用牙线清洁邻面的习惯,选择软毛牙刷避免牙龈退缩。出现牙本质敏感或黑斑时及时就诊,早期干预可避免龋洞扩大。